查看原文
其他

知识窗▏细数中国自然资源的家底

溪流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1-09-20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

本文罗列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淡水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十个方面,下面就来具体谈谈中国在这十个方面的自然资源现状情况。

1

土地资源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土地一旦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便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 即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少。

我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截至2014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48亩,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44%,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耕地0.8亩的警界线。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仅及世界人均 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2位,人均排在世界第 67位。

中国2015年30m土地利用分布图,

来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和复杂的地形、地质组合,我国有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但是各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17.8%)、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19.2%)、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30.8%)。我国90%以上的耕地和陆地水域分布在东南部;一半以上的林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山地;80%以上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生产力集中在耕地上。

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我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的发展大国,我国目前全国集中连片耕地后备资源仅1.10亿亩(734.39万公顷),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开垦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

2

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

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发展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国林地生产力低,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立方米的69%,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52.76立方米。林木平均胸径只有13.6厘米。龄组结构依然不合理,中幼龄林面积比例高达65%。林分过疏、过密的面积占乔木林的36%。林木蓄积年均枯损量增加18%,达到1.18亿立方米。

中国2008年林地资源空间分布图,

来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从清查结果看,森林“双增”目标前一阶段完成良好,森林蓄积增长目标已完成,森林面积增加目标已完成近六成。1990年到2015年,全球森林资源面积减少了19.35亿亩,而中国的森林面积却增长了11.2亿亩。在森林增长的同时,中国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1年的409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94万亿元,15年增长了13.5倍,对7亿多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3

草地资源

我国是一个草地资源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地近4亿hm2,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草地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1.7%,大约是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5倍。按行政区划以西藏自治区草地面积最大,达82051942hm2,占本区总面积的68.1%,可利用草地面积为70846781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1. 41%,人均占有2.84hm2。第二位是内蒙古,草地面积78804483hm2,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68.81%,可利用草地面积63591092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9.21%, 人均占有2.67hm2。第三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地面积57258767 hm2,占全国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4.51%,人均占有2.93 hm2

400万~500万hm2的有河北、 山西、江西、河南、贵州等5个省;300万~400万hm2的有辽宁、 广东、浙江、宁夏等4个省、自治区;100万~300万hm2的有福建、山东、安徽、重庆等4个省、直辖市。小于100万hm2的省、直辖市有海南、江苏、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的草地面积未有统计数字。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辽宁、吉林、黑龙江被称为我国草地面积连片分布的十大牧区,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49.17%。

中国2008年草地资源空间分布,

来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相距纬度31°,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五个气候热量带;东西横越经度6°,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的2000mm向西北逐渐减少至50mm以下,海拔高度从-100多米至8000多米,气候复杂地形多样。又由于我国草地分布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人为社会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草地类型的多样化。

4

矿产资源

2016年底,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亿吨,增长0.1% ;天然气5.4万亿立方米,增长4.7%。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5980亿吨,增长2.0%;铁矿841亿吨,下降1.2%;铜矿10111 万吨,增长2.0%;钨矿1016万吨,增长6.0%;金矿12167吨,增长5.2%。2016年,地质勘查投入774.79亿元,同比下降16.6%,连续第四年下降。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9 亿吨,天然气超过7000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超过亿吨的油田2个,超过千亿立方米的气田2个。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超过600亿吨,钨矿60.31万吨,金矿824.50吨, 石墨3666.30万吨。中国的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同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 后备储量不足,而储量较多的则是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如钨、锡、钼等);二是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冶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三是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来自百度

2016年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矿产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化解煤炭和钢铁过剩产能的政策措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开展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纳入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推进矿业权出让制度和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制度,不断提升矿产资源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大力倡导绿色勘查,战略性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一批石油、天然气、钨、金、石墨等重要矿产地,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三阶段开门红。实施三深一土(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土地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战略,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自主创新。

5

能源资源

能源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一次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3.8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13.8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原油1.67亿吨,居世界第五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十六位;发电装机容量3.57亿千瓦,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水电居世界第四位。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能源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能源行业的地位仍旧无可置疑,煤是我国最为主要的传统能源,从2009年开始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8亿吨标准煤,是建国初期的117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4.4倍,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其中,煤炭产量30.5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1.9亿吨,居世界第五位;电力装机容量87000万千瓦,稳居世界第二。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的水平实现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支撑着中国年均10%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到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4.0亿吨。2014年增长到38.3亿吨。截止2014年我国能源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高达26.10万亿元,已经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未来四十年能源结构饼图,来自公开数据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太阳能具有环保、效率高、无枯竭危险的特性,在使用上对地理位置要求较低,因此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快速截止2015年9月底,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95万千瓦。截至2014年底,我国生物质年利用量已超过3000万吨标准煤,风电累计并网装机9637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2805万千瓦。同时,天然气替代煤效应也逐步显现,2014年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70亿立方米,占到能源消费的6%。油品升级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也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6

淡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2017~2022年中国水资源开发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表明,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中国水资源分布图,来自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我国城市水资源存在极其匮乏且涉及面广的问题,全国城市每年缺水 60 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目前,在全国640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400个左右,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近150个,日缺水近2000万吨,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2000亿元。预计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立方米,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立方米。

从水量的视角来看,随着泥沙淤积和人工围垦的加速,水量减少,湖面萎缩严重,生态功能恶化,自净能力降低。据表明,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情况中,水质为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仅为10.8%,较差级的观测点占比达到45.4%,情况如下:城市区域污染源点多、面广、强度大,极易污染水资源,即使是发生局部污染,也会因水的流动性而使污染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我国工业、城市污水总的排放量中经过集中处理的占比不到一半,其余的大都直接排入江河,对于污水的排放约束力不大,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出现恶化现象。

7

海洋资源

我国是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则达32000多公里。大陆沿岸的海域面积辽阔,海区面积470多平方公里,海洋渔场面积42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73万亩,适合发展盐业的滩涂几百万公倾。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鱼类5000多种,虾、蟹、贝、藻类千余种,我国海域已有记载的生物可达万余种。我国海洋资源中不仅生物资源繁多,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动力资源和海水资源。我国滨海砂矿中含有多种原料,例如:辽东半鸟、山东荣成、海南、台湾西南海岸沿岸砂矿中都含有核潜艇和核反应堆用的可耐高温、抗腐蚀的锆英石;辽东半岛、海南沿岸、台湾西南海岸沿岸砂矿中还含有独居石和钛铁矿。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全国海岛滩涂资源共有650多万亩,其中山东最多,约150万亩;中国海域被确认的浮游藻类1500多种,固着性藻类320多种,海洋动物共有12500多种,其中,无脊椎动物9000多种,脊椎动物3200多种;我国近海大陆架石油资源量约为240余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为13万亿立方米;我国滨海砂矿探明储量为15.25亿吨,其中滨海金属矿为0.25亿吨,非金属矿为15亿吨;我国海洋能资源经调查和估算,海洋能资源蕴藏量约4.31亿千瓦,其中波浪能总蕴藏量为0.23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海南和台湾的附近海域。

中国海洋资源分布图,来自地之图

中国海洋油气潜力巨大,按照第三次石油资源评测结果,我国目前石油资源量为1072.7 亿吨,其中海洋石油246亿吨,占总量的23%;海洋天然气16 万亿立方米,占总量的30%。目前,中国海洋的开发主要集中在渤海、黄海和南海珠江口,对于南海其他地区并没真正开发。中国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资源总量额1/3,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南海也因此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其中70%蕴藏于深海区域。近年来,在中国南海北部圈定了6个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25个有利区块、24个钻探目标区,证实2个超千亿方级水合物矿藏,实现海域找矿重大突破。

2016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从区域上看,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24323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34.5%;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9912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8.2%;珠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5895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22.5%。

8

气候资源

气候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地球表层的一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都依靠辐射、热量、水分与风等气候资源所供给的能量及物质的参与才能进行。气候资源的存在,它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气温、降水等。它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可再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性、清洁性资源,但其价值只有在使用中才能得以呈现。

我国太阳辐射年总量为3300兆焦/平方米~8300兆焦/平方米;年总量最大的地区西藏,大于7000兆焦/平方米,最小地区四川,小于4000兆焦/平方米。我国太阳能辐射功率为96600亿千瓦,相当于我国1995年电力装机容量的45000倍。我国可利用风能资源约2亿千瓦左右,最大的地区是东南沿海及岛屿,有效风能功率大于200瓦/平方米,全年可利用时间超过7000小时,次地区是三北地区北部,有效功率为200瓦/平方米~300瓦/平方米,全年可利用时间5000小时。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广东、广西沿海,海南、台湾沿海,为22℃~24℃。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大、小兴安岭。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海南、广东中部、北部湾西北部,超过2000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少于50毫米。我国气候有变干趋势,80年代平均降水量比50年代要少,其中夏季减少明显,降水量减少最为明显的是华北地区。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来自百度

我国处于北半球欧亚大陆的东部,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目前我国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可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经济发展的战略手段。气候中光、热、水、空气等物质和能量,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区域种植制度及作物结构,可结合气候资源的开发和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及旅游农业。气候是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气候本身的美和特殊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是旅游的重要目标,充分评价和开发气候资源,是开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9

生物资源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生物种类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居第 8 位,北半球居第1位。据统计,中国有高等植物30000种,占世界的10%,居第三位,其中裸子植物250种;脊椎动物6347种,占世界的14%,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均属世界前列。其中属于中国特有的脊椎动物有667种,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麋鹿等;中国特有的高等植物17300种,如银杉、金钱松、珙桐等。

其中我国现有种子植物25700余种,蕨类植物2400余种,苔藓植物2100余种,合计约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占全世界近30万种高等植物的十分之一,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居世界第三位。在高等植物中,中国林木资源(乔木) 有2000余种,材质优良的树种1000余种;中国北方草原上各种野生牧草有4000多种,南方草地饲用植物达5000多种。中国海洋生物有3000多种,其中鱼类有1694种。浅海及滩涂的生物资源总数超过2500种,重要养殖资源有238种。内陆淡水鱼类有709种,回游性鱼类64种,国外移植的有30多种。

森林资源清查成果图,来自国家林业局官网

我国的生物资源中,与生产、生活关系较密切的森林、草场和水产资源存在着资源总最量大、但资源质量较低的现象。中国森林面积约1.59亿hm2,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m3,森林蓄积量112.7亿多m3,均居世界前列。但森林覆盖率低,仅16.55%,林分每公顷蓄积量112.7m3,用材林蓄积量每公顷平均为77.10m3,现实生产力较低。

11

旅游资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已成为我国国民的重要消费方式,旅游收人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收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发展势头迅猛。近年来,旅游收人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2016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我国旅游市场量质齐升,人均出游近3.4次。我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2016年旅游总收入预计达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人数继2015年首次突破40亿人次后,2016年继续两位数增长,全年超过4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同样保持两位数增长,2016年达到3.9万亿元。入境旅游人数2016年达1.38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增长3.8%和5.6%,其中外国人接待人数 2815万人次,增长8.3%。出境游人数2016年达到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入出境总人次超过2.6亿人次。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的客体,以其美学观赏性、地域性、垄断性、综合性、永续性的特点为人类创造美的环境。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地域综合体的景观形态表现,是由多种地理环境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有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气候和生物等。

当前,旅游业在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基础上,正在形成“吃、厕、住、行、游、购、娱”和“文、商、养、学、闲、情、奇”旅游综合要素体系。初步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公共服务共进的新格局。旅游业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海岛旅游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人文景观璀璨夺目,其独有的东方神韵一直强烈的吸引着中外游客。地文景观类的旅游资源即包括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害遗迹、名山、火山、溶岩景观、蚀余景观与象形山石、沙(砾石) 风景、沙(砾石) 滩、小型岛屿、洞穴、其他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包括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现代冰川、其他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类自然旅游资源包括树木、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其他生物景观等等各类型齐全。

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大,气候从北到南分布有亚寒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气候类型。东西跨度大,从东部湿润的森林带过渡到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最后到荒漠带。并且,由于地质历史作用我国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因此,我国的自然旅游景观地域差异显著。同为冬季,东北是一片冰雪世界,东南沿海却是避寒胜地。南国是一片清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北方却给人以雄壮、豪放、粗犷的美感。既有西部“大漠孤烟直”的壮美,又有东部沿海的温润、灵秀的神韵。

旅游业既是综合性产业,也是一个平台性产业,旅游业本身不仅涵盖了多种行业,更是能够成为集聚各种要素、各种消费、各种业态的平台性产业。旅游业对财政贡献,除了旅游消费领域和投资环节的直接贡献,更多体现在旅游业带动相关产业和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大规模的相关税收,带动其他消费及企业、个人所得税数目也更大。

【特别说明】本文依据国土资源部官网、中国产业调研网、中国能源网、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国家林业局政府网、国家旅游局官网、中国报告大厅、智研咨询网、土流网、中华文本库、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官网、东方财富网、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百度百科等资料综合撰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检索的数据源所限,个别资料引用年代较远,如有出入,以官方最新发布数据为准。鉴于本人水平所限,本文仅供参考,如有错漏,敬请谅解。

相关阅读推荐

资源管理▏国外自然资源公共服务及对我国的启示

资讯▏第三批通过验收的40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政务透析▏“多规合一”,自然资源部所面临的新挑战

环境论坛▏国外环境管理体制建设有哪些新趋势?

新闻追踪▏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排名大部制改革第一,任重而道远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